证券代币发行(STO)——一个受监管的平台,用于发行和交易由金融资产支持的数字代币,如非上市公司的股票、债券和私募基金。
数字货币交易所——促进从法定货币到加密货币的现货交易。星展数字交易所将提供四种货币(新元、美元、港元、日元)和四种最成熟的加密货币(即BTC、ETH、BCH 和 XRP)之间的交易服务。
数字资产托管服务 —— 机构级的数字托管解决方案,以满足在现行监管标准下对数字资产安全托管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
其次,最不应该忽视的一个业务是托管业务。
据新加坡银行从业者爆料,星展银行在新加坡的主要竞争对手大华银行也在加紧开发数字资产托管解决方案,并开始大量招聘相关人员。
从全球范围来看,加密货币托管服务如今已经成为各大银行争抢的处女地。
2020年7月,负责监管美国联邦特许银行的美国货币监理署(OCC)宣布,其管辖范围内的银行现已获准提供加密货币托管服务。
8月,韩国两家大型商业银行友利银行和新韩银行表示,目前正在商讨引入加密货币服务的可能性,韩国 NH 农协银行也表示,目前正在与区块链研究院 Hexlant 合作,以引入加密货币托管服务。
12月,渣打银行的创新和风投部门渣打创投与北方信托联合发布机构级加密数字货币托管解决方案——Zodia Custody(以下简称“Zodia”)。
整体来看,加密货币托管将成为加密货币市场的关键基础设施,一个受监管的托管机构可以成为连结加密货币市场与政府以及传统资金间的桥梁。
此外,通过财务数据来看,受疫情影响,星展银行二季度净利润同比下跌22%,主要来自于贷款损失,因此星展银行也在积极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发布财报的当月,星展银行也发布了《数字货币:公共和私人,当前和未来货币》深度报告,长达30页的报告描述了人们对加密资产不断增长的需求以及它们在数字世界的优势。
在报告中,星展银行得出的主要结论是:
数字支付和结算存在已久,私人数字货币也已有十多年的历史,但是2020年将成为数字金融历史上的里程碑。
个人支付和结算的新技术领域正在开放。私人数字货币激增,对货币供应和价值存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央银行一直在通过数字手段创造货币,而如今被金融技术的创新和扩展所困扰。
私营部门的数字货币虽然在标准、法规和接受度方面还没有完全确定,但已经找到了吸引力。
加密货币将继续存在,现金以及传统金融形式不会很快被淘汰。
看来,星展银行是有备而来。
深潮CryptoFlow是区块链原创深度媒体,致力于提供行业内最前沿和深度的报道。